核心提示:象洞镇是武平最大的生猪养殖乡镇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,生猪存栏数占武平全县总量的50%以上。粗放养殖带来的后果是,象洞镇的空气中总弥漫着猪粪尿的骚臭味。养殖业污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,象洞溪也成了一江又黑又臭的污水。...
点击下方视频,观看新闻启示录之《一江清水送广东》,一起感受武平象洞镇的变化:
如果你问联播君家乡的味道是怎样的?联播君会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家乡的味道是甜甜的、是快乐的、是美丽的、是……
如果,你要问龙岩市武平县象洞镇的人,家乡的味道是什么?如果在一年前,他们会回答:是骚臭的、是难闻的、是熏人的……
为啥会这么说?
象洞镇是武平最大的生猪养殖乡镇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,生猪存栏数占武平全县总量的50%以上。粗放养殖带来的后果是,象洞镇的空气中总弥漫着猪粪尿的骚臭味。养殖业污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,象洞溪也成了一江又黑又臭的污水。
象洞镇地处闽粤交界,它的南边是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,流经象洞镇的象洞溪,也自北向南汇入广东松源河。养殖产生的污水破坏了环境,随着象洞溪流到了广东。
当地政府多次对污染进行治理,但是,生猪养殖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计,每次治理过后不久,生猪养殖又死灰复燃。养猪是为了生活,治理是为了生存。
去年四月,由武平26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百日会战工作组奔赴象洞镇三大片区,拉开治理的帷幕。工作组做的第一件事是拆除猪场,对此养猪户的抵触情绪很大。
猪场拆了,大家的出路何在?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当地围绕帮扶猪农转产,不断打出“组合拳”。
去年4月,武平县出台了小额担保信贷贴息扶持政策,帮助退养猪户发展符合生态要求的产业项目。提供了一整套的转产服务,包括从项目选择到市场销售环节。项目选择上还编制了指导手册,提供给养殖户。
一年来,象洞镇累计拆除猪舍37万平方米,流域内7个村成为“无猪村”, 猪粪味消失了,象洞溪的水清亮了。闽粤省际交界处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,原定2020年达到三类水质的目标提前实现。
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整治,武平县还启动象洞溪流域清淤工程,目前已治理25公里;象洞溪流域7个“无猪村”被定为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,清洁家园、污水处理站、垃圾转运站等项目正在建设。投资1200万元的象洞溪生态湿地公园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,这个占地50亩,集景观休闲、河道生态修复、纳污、蓄排水功能为一体的公园,将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